电话:156 3903 7811
手机:130 1768 7630
品类创新,是否已经过时?
品类创新不仅不会过时,还是未来要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方法,也是未来竞争的主流方法。
① “蓝海战略”和“长尾效应”
某些方法论容易过时,是因为它把握住的仅仅是表面上的变化,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质和原点。
比如前两年大家提到的蓝海战略,那时好像都认为蓝海战略是一个高端的突破点,但这个战略的风潮很快过去。
紧接着又提出一个长尾效应,就是高端领域之后那些分散的小领域也有机会,但今天看来大家都不再提这样的理论了。
这些理论是市场在转型变化时因某个阶段的特点而形成的,但定位理论之所以和这些理论不同,是因为它找到了问题的原点,也就是消费者心智,发现品牌消费的出发点是顾客的决策。
② “品类创新”不会过时
创新品类分化是有依据的。
消费者在面临新的品牌或新的品类时,会思考“这是什么”,然后去思考品类、品牌表达,对接自身的需求,这是消费者在消费思考上的逻辑。这也叫“心智分类存储”。
最典型的是长城汽车旗下的坦克系列,它突破燃油国产车的35 万定价的上限。长城汽车通过品类创新、通过潮玩越野创新推出的新品牌,一上市就获得了回报,这是品类创新所带来的效应。
品类创新、品类战略,未来就是我们中国企业打造品牌的最佳途径和方法。
竞争的终极战场是顾客心智
品类创新的核心的关键点,是品类思考和品牌表达。
创新品类不是与已有市场抢夺生意,而是创造增量市场,创造新的需求,创造新的顾客,用新品类冲破之前品类格局。
它的核心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塑造新的选择,从消费者心智来讲,新的品类不仅能够对接顾客的需求,同时新的品类会更有吸引力,所以竞争的终极战场是顾客心智。
长城汽车从最早的SUV 到最新的欧拉,特别是现在新能源汽车,每一个品类都适应了当下的情况。
当下的汽车品类因消费降级而受到影响,目前有两大人群有更大的需求:
一类是原来买20万车的用户,在疫情影响之下,可能会去选择10万左右的车;另一类是相对高端的人群,他们依然会选择高端车,因为他们的收入不太受影响,反而给10万以下或10 万左右的汽车更大的机会,这时欧拉就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价。
长城汽车CEO王凤英说,刚开始做品类创新时,挑战还是蛮大的,当这一步走成功之后,后面的每一步都走得都很勇敢,因为品类创新已经成为战略和营销手段。
那品类创新,是如何参与到传统品牌或其他品牌的竞争的?
有时候做错一个产品,企业亏损的只是钱,但如果做错的是战略性选择,那企业错过的是三到五年的机会,因此品类创新是企业更容易掌握的方法论。
品类创新的重点,是发掘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满足消费者认知。
定位是注重认知的,要想去塑造不同的认知,就要有传播上的投入。比如用更直接的方式形成认知差异。
认知差异就是品类差异,这种差异在消费者心中更容易塑造。品类差异需要企业强化产品的某一特性,强化相对来讲更容易,尤其是中小企业,这种强化模式其实是一种更极端的定位、更极致化的实践。
这里我们要回归品类创新最根本的地方,就是“什么在影响着消费者的决定和购买行为”,进而让销售链条形成完整闭环。
在《定位》这本书中,作者谈到当时美国市场的牙膏品牌只有40个,里斯先生就说这个品牌竞争太激烈了,是因为基于消费者心智,如何让消费者从40款牙膏中选择一个品牌。社区广告终端广告投放流量入口,电梯框架广告投放费用,社区道闸、门禁灯箱广告投放优势。
消费者不可能每个品牌都去尝试,所以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不是事实的判断,而是认知,也就是超级技术、超级传播、超级媒体,比如对名字的感觉、视觉的感受、产品体验,是通过断断续续的信息点形成对品牌的整体认知,这些关键点才是真正能够产生销售和拉动竞争的。
因此,顾客心智才是竞争的终极战场,而不是产品或渠道。心智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实物,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一点,才能深刻理解定位理论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。
上一条: 品牌资产的两大核心指标:一是心智份额,二是市场份额
下一条: 降本增效,避免这6种浪费